在“信效度解读”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信度和效度的基本概念、类型与评估方法(详见《信度、效度的概念与类型》、《信度与效度的评估方法》)。那么,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具体该如何提升数据的信度与效度呢?
相信读过前两篇文章的读者已经了解到,尽管最终关注和评估的是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但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早在调查实施前的研究设计环节便已经产生了,并将持续至最后的数据统计分析阶段。
本文将结合调研家SurveyPlus平台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为大家梳理各关键环节的信效度优化策略。
构建一个清晰的研究框架是确保测量效度的第一步,这意味着研究者必须明确自己想要测量什么,测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以及将要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测量。
【案例】Bruck和Towns (2013)的研究旨在了解大学化学老师实验教学的目标,以下是他们早期问卷开发的经验:首先,通过访谈目标人群,收集他们对教学实践的看法与经验,提炼出若干关键主题;随后,将核心主题转化为可量化的调查题目,如一些实验室操作行为的频率(“是否进行误差分析” “是否撰写实验报告”等),初步构建出问卷题项池;然而,由质性研究归纳而来的信息尚不具备结构性,无法直接构成正式测量工具,接下来他们将这些题目整合成问卷初稿,分发给更多教师填写,并进一步采用统计方法(如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结构进行检验,在弃掉了一些与模型拟合不佳的题目项后,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支撑后续大规模调查的含29个题目项的七因素理论模型(如下图)。
Bruck和Towns使用了典型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问卷开发方式,即先基于质性研究构建理论维度,再通过统计方法建立测量结构与量表题项,其构建的问卷既来源于真实语境,又具备结构清晰、测量稳定的特征。
在先前介绍效度的类型时,我们提到了外部效度,即研究结论能否推广到其他情境或更大范围的人群。这就与抽样设计密切相关:研究者需要考虑,调查的结果需要具备多大程度上的外部效度,调研的结论需要对什么样的人群以及多大范围的人群进行推断,这决定了调查样本的选取方法。
此外,样本量不足可能导致统计效力(statistical power)降低,从而影响结果的显著性检验与推论效度,需要在这一阶段提前做好规划。
在研究设计环节,研究者已经明确了自己想要测量什么。问卷设计环节便是落实这一想法的过程。为了使研究的目标不产生偏离,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要确保调查问卷中所提问的具体问题能够准确地反映你想要测量的东西,另一方面更要确保受访者可以准确、一致地理解这些问题。
“准确地理解”调查问题,是指受访者对问题(包括题干、选项、量表刻度等问卷设计中的各个元素)的理解与研究者的提问意图或设计意图一致,而不是答非所问,这是确保测量效度的关键;“一致地理解”调查问题,是指不同的受访者对同一问题(同样包括题干、选项、量表刻度等问卷设计中的各个元素)的理解是一致的,同一受访者在不同时点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回答也是一致的,这是确保测量信度的关键。
要确保受访者对问题的理解准确并且一致,做到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案例】如果让一个不太了解AI的受访者回答AI的使用体验或对AI应用伦理问题的态度,他们的回答将是不准确的,也很难是稳定的。 |
【案例】如果提问受访者的收入是多少,有些受访者会理解成月收入,有些受访者会理解成年收入,有些受访者还可能理解成家庭收入。由于问题表述不明确,受访者所提供的答案可能会与研究者的提问意图大相径庭。 |
【案例】某个项目想了解大学生每周观看抖音视频的时间。如果目标访问人群明确知道自己的用时,那么直接使用数值题来提问受访者每周的观看时长当然是最好的。然而,如果目标访问人群很难准确地知道自己每周有多少时间花在了观看抖音视频上,那么提供时间区间选项(如每周0~5小时、每周6~10小时等)供受访者选择则能够获得更可靠、稳定的答案。 |
【案例】某个调查项目的研究者担心问卷太长,受访者可能在作答最后几个题项时不够认真。为减轻这一潜在问题,调研家工作人员协助研究者将问卷拆分为若干个题组,并让这些题组按照随机顺序呈现给受访者。这样做避免了作答误差集中在相同的题项上,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作答误差,但至少可以避免对特定题目的影响。 |
有关问卷设计与信效度的更多分析,见文末推荐阅读。
在调查实施前,进行充分的问卷测试是非常必要的。比如:
如需了解更多问卷测试的方法,可以参考:《省钱妙招:如何进行有效的问卷测试?》
在调查实施环节,进行即时、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提高数据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同样有着很大的帮助。调研家SurveyPlus平台的专业质控团队对平台的所有调查项目同步实施科学、系统、全面的数据质量监控,确保受访者的高质量作答。
在统计分析环节,研究者应确保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与检验方法,以避免因模型设定错误、统计效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的统计结论效度,即研究结论在统计意义上的准确性。
综上,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影响研究的信度与效度。只有系统性地优化整个流程,才能最大程度保障数据的质量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调研家SurveyPlus平台提供问卷设计与测试、样本回收、数据质控等方面的专业支持,助力研究者获得更可靠、稳定的调查数据。如您希望进一步咨询信效度相关问题,或需要在实际调研项目中获得专业支持,欢迎扫下方二维码联系我们。
【参考文献】
1.Bruck, A. D., & Towns, M. (2013).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faculty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chemistry laboratory.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90(6), 685-693.
2.Krosnick, J. A. (2018). Improving question design to maximiz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D. L. Vannette & J. A. Krosnick (Eds.), The Palgrave handbook of survey research (pp. 95-101).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3.Krosnick, J. A., & Presser, S. (2010). Question and questionnaire design. In P. V. Marsden & J. D. Wright (Eds.), Handbook of Survey Research (2nd ed., pp. 263-313). Bingley, UK: Emeral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选
扫码关注调研家公众号,随时随地获取调研家观点
关注公众号
调研家将为您提供
一对一专业服务,根据您的项目情况,为您定制专属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23 SurveyPlus 瀚一数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14013号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4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