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场景式问题
Q.我要提供一个设想的情景。我要提醒你,这里的答案没有对错,只有你的观点。
你在一个小邮局排队,现在已经快到邮局关门或停止办公的时间。一个有语言障碍的 人说话非常慢,导致其办理业务的时间非常长。你会有什么感觉?(展示卡片,记录所有 回应)
是 | 否 | 是 | 否 | ||
恼怒 | 1 | 2 | 不良反应害怕/攻击他人 | 1 | 2 |
惊吓 | 1 | 2 | 对此人感到遗憾 | 1 | 2 |
怀疑 | 1 | 2 | 理解 | 1 | 2 |
紧张焦虑 | 1 | 2 | 无所谓 | 1 | 2 |
不舒适、尴尬 | 1 | 2 | 其他 | 1 | 2 |
惊讶、震惊 | 1 | 2 | 这些都不是 | 1 | 2 |
好奇 | 1 | 2 | 不知道 | 1 | 2 |
Q.你会怎么做?(记录下所有回应)
是 | 否 | |
立刻向员工抱怨 | 1 | 2 |
离开/去另一邮局 | 1 | 2 |
离开/改夭再来 | 1 | 2 |
礼貌地询问别的员工能否另开一个窗口办业务 | 1 | 2 |
什么也不做,一直等 | 1 | 2 |
冋邮局员工自己能帮什么忙 | 1 | 2 |
问需服务的人自己可否提供帮助 | 1 | 2 |
其他 | 1 | 2 |
不知道 | 1 | 2 |
资料来源:The Life and Times Survey 2003. Used with permission.
另一个陷阱是在问题中有假设已经发生的语气。例如,“你多久去一次法国?” “你什 么时候开始不打老婆了?”试着回答一下问题你就发现问题所在了。你不能对受访者使用 引导性的话语来暗示其选择某一特定选项。例如,“你是否总是买最贵的牌子? ”“你多大 程度上同意'你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你是否支持你的组织对X政党进行捐助? ”你也 不能使用非中性词,例如:“你怎么看待社会对穷人的福利?”要牢记《MRS行为准则》 的B14条规定,不能让问题引导受访者去思考一个带倾向性的观点。
你在编写答案时的用词要和编写问题的用词一样细致。
最后,在编写问题时,任何对概念、名词、话题的描述和定义,对访问者和受访者的 指导都要完整。访问者和受访者都不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不应该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问题的任何部分。
如果敏感性或私人话题的问题没有被很好地处理,没有被合适地编写,没有被放置在 问卷正确的位置上,人们会拒绝回答问题,拒绝继续填写,甚至一开始就拒绝参与调査。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敏感的可能每个人回答都不一样。调研者认为,直截了当的问题对受访 者来说可能是敏感的,反之亦然,许多国家或地区对钱、投选票、宗教、性 行为、犯罪行为、毒品和酒精的话题感到敏感。在面对面访谈中,处理敏感性问题的方法,是让受访者在显示器上的问卷上做出回答或者是独自完成一张表。展示卡来代替回答 也是一种方式°电话访问和在线问卷的相对匿名会使得这些方法都变得没有必要。
社会期望或偏见
有些话题的问题可能会受回答者的某种倾向即所谓社会期许(social desirability)或 特权偏见(prestige bias)的影响,这时候,回答会因为一些原因并不能准确反映出受访者 实际的行为、态度或观点。例如,回应者可能会做出一些他们认为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回 答,而这些回答有可能并非他们本人的真实情况。根据萨德曼(Sudman)和布拉德伯恩 (Bradbum)的观点,关于做一个好市民、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做一个有道德和社会责任 的人的问题层出不穷(例如,交税,开车车速达到限速,投选票,去博物馆、艺术展览馆 和影院的频率,捐助,回收废弃物)。特权偏见也会影响一些有关年龄、职业、收入、清 洁、装修等问题。统计漏报的情况存在于与饮用酒精、性行为、犯罪行为、吸毒等相关的 问题。一种社会期许偏见是由于人们不想被认为学识不够渊博,所以他们对问题做出了回 答,而非回答“不清楚”“不知道”;还有一种社会期许偏见的来源是和一些敏感或尴尬的 话题相关,如疾病。
在设计问题来避免这种倾向时,你需要使问题轻松、不具攻击性,这样受访者才能给 出真实的答案。这也是提出敏感性问题的方式,通过独立完成的问卷,或是使用展示卡, 受访者可以从中读取相关信息。另一种方式是简介提问(比如“你认为人们会怎么想……” “其他人告诉我们……”),或者告知他们这个问题的任何答案都是行得通的、平等的,或 者告诉受访者有效的离开方式。
如上所述,整张问卷保持受访者的兴趣是很重要的。问题的设计和问卷整体的设计 在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重复类似的问题、一直打钩或点击答案,轻则会使受访者感觉无 聊,让他们在回答时分神,胡乱勾选,重则可能会直接导致他们退岀调査。无论是哪种情 况,最后都得不到高质量的数据。另一种让受访者失去兴趣的方式,是问他们不相关的、 没必要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应该和调研目的相关,都应该和受访者的状态、经历有关,都 应该能让受访者清楚具体地回答。如果一个问题和受访者中某个特殊群体无关,那么就应 该标明以确保他们不用回答这个问题。
扫码关注调研家公众号,随时随地获取调研家观点
关注公众号
调研家将为您提供
一对一专业服务,根据您的项目情况,为您定制专属解决方案
Copyright © 2023 SurveyPlus 瀚一数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14013号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4015号